一岁前后的孩子正处于咿呀学语的阶段,当宝宝牙齿还不全却已经开口叫“妈妈”、“爸爸”,或是伸出小手准确指认物体的时候,真是无条件萌化人心啊!
这个阶段的宝宝在语言能力的发育情况上差距会较大,有的宝宝不到一岁就已经“能说会道了”,有的宝宝一岁半了,能开口说的词依然比较少。家长到底应该“顺其自然”还是“加强培养”呢?如果要促进宝宝的语言能力发育,又到底该怎么做呢?今天慢成长和大家分享一下经验吧。
我家宝宝是在6个月的时候口齿清晰地叫“妈妈”, 10个月的时候已经能说10-20个词汇,过了一岁可以说50个左右词汇,能说小短句(类似词组),13个月的时候能开口说几个简单的英文单词了。
这个发育程度至少应该不算“落后”吧。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这方面的经验。
遗传因素影响大,孩子说话急不得
首先,家长应该明白孩子的语言能力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很大,不能完全靠外力的介入去改变。
大家恐怕都有类似经历:我们长大的过程中身边不乏一些同学,英语学得好,如果学二外也会很快;且英语学得很好(指的是听说读写全面优秀哈)的同学,大体上语文也不会差到哪里去。这就是具备语言天赋的表现。
不过,某方面的天赋并非是判断孩子“聪明”与否的唯一标准,且每个孩子的天性不同,家长没必要硬要让孩子性格开朗爱说话,以显示自家宝宝“聪明过人”。
另外,一般来讲,男孩子在语言方面的发育晚于女孩的情况比较普遍,大多数女孩在一岁左右进入语言爆发期,而男孩可能要到一岁半以后。
所以家长要有科学的眼光和良好的心态去面对这件事,而不是将自己的意愿强加到宝宝身上。
在孩子的教育培养方面,慢成长的态度一贯是:不求孩子事事争先,样样第一,而是希望能够慢慢地、高品质地陪伴孩子长大。在顺其自然的前提下,给宝宝创造更佳的成长环境,提供必要的辅助,才是我们的目的。
宝宝分“运动型”和“社交型”?这种胡说八道就别听了!
我经常听到家长乃至个别早教专业人士提到的一个观点就是:孩子分成“运动型”和“社交型”——运动发达、走路早的宝宝就开口晚,某种程度上因为孩子很早可以自己去到想去的地方,拿到想拿的东西;而运动发育相对滞后的宝宝会开口早,因为孩子需要说话来表达诉求。
事实上,上述这种说法毫无根据,把孩子简单分成两类还不如相信12星座来得更合理。
我家宝宝属于运动发育比较早的孩子,是6个半月会手膝爬行的,在此之前,孩子就已经开口叫“妈妈”了。会叫“妈妈”的同时就学会了叫“奶奶”,从此就走上了咿呀学语的康庄大道。
所以说,孩子说话早晚和运动早晚没有必然联系。相信这类说辞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家长会用“我家宝宝是‘社交型’”的说辞作为回避孩子运动能力发育滞后的理由;或是有的家长会萌生“我家孩子是‘运动型’宝宝,所以完全不着急他开口”的念头,忽视了对孩子语言能力发育的引导。虽然不应该“拔苗助长”,但也没必要因为家长的忽视而让宝宝错过运动/语言爆发期的最佳学习机会。
下面就说说在孩子的语言发育爆发期,怎样引导比较好?
和孩子多说,话唠也不怕
许多家长都不是话多的人,带孩子也更偏好安静的游戏,我和老公也是如此,不得不说孩子的语言启蒙确实得益于家中老人的“唠叨”。我家奶奶非常有耐心,会不厌其烦地和孩子说话沟通,或者孩子做了什么行为,也要点评几句,宝宝就会认真听,会学着重复。于是我也向奶奶学习,陪孩子玩的时候会多说一些,哪怕一些无关紧要的话。
多说多听对于语言发育高峰期的孩子来说真是非常重要!许多自己独自带宝宝的新手妈妈,一方面可能天性不那么爱说,一方面带孩子很累懒得说,看孩子的时候家里是安安静静的,其实不知不觉就让宝宝错过了学习的机会。就让我们做个“唠叨”的麻麻吧!不要怕老公烦,因为宝宝很快就会变成你的“复读机”,把你比下去的:)
加强记忆,关键是重复
教孩子认识物体,开口说出东西的名字,关键就在于重复。repeat、repeat、再repeat!现在网上红的那句“重要的事说三遍”用在这里真是一点儿没错!
当孩子对某样物体感兴趣时,家长要抓住机会指着物体,反复对孩子说东西的名字。例如到楼下遛弯就说“花”、“花”、“花”、“花”……在家里游戏就说“表”、“表”、“表”、“表”、“表”……不厌其烦家长做动作的时候也可以同时告诉孩子动作的名称,引起孩子的注意,譬如喂辅食的时候就可以教孩子“吹吹”、“吹吹”、“吹吹”……“晾凉”、“晾凉”、“晾凉”……“尝尝”、“尝尝”、“尝尝”……总而言之,你要化身活词典,随时将一切用简单的语言解释给宝宝听。
不要万事代劳,要诱导宝宝说出来
宝宝不说话最常见的一个原因就是家长不给孩子说话的机会。一岁左右的宝宝已经会用发声(嗯嗯啊啊)和肢体语言(小手去指)表达自己的诉求。其实孩子不用开口说话,家长就能意会,要吃的给吃的,要水给水……这时候建议爸爸妈妈不要那么体贴,还是“装傻”一下,问宝宝“你想要什么?说出来。要杯子?说‘杯子’妈妈再给你。”可能你问了四五遍后,孩子急迫之下就会说出那个词了。
从单音节叠音词开始,多音节要拖长音拆开教
从单音节、叠音词开始,大家应该都知道了,例如爸爸(baba)、妈妈(ma ma)、爷爷(ye ye),孩子很容易学会。有些复合元音孩子也可以很快学会,例如狗狗(gou gou)、拜拜(baibai)。所以在教宝宝的时候可以将事物的名字简化成单音节叠字来教,例如 马马、帽帽、鸭鸭、抱抱、洗洗(或者澡澡)……等等。
多音节单字(如 奶奶 nai nai),或者是两个不一样的字组成的单词(如 姥爷 lao ye),宝宝学起来相对难一些。这类字家长在教的时候就要拖长音,或是拆开了教。
这个技巧是我从宝宝自发会叫“奶奶”的事情上学会的。那时候孩子只有六个多月,叫奶奶的时候会拖长音,有些类似“na-i、na-i”,“i”的尾音稍显清楚。但熟练之后就不会了。于是我开始拆音节、拆字来教宝宝,例如说“阿姨”的时候,先教会孩子跟着我重复“a”,再重复“yi”,然后合在一起拖长音说“a~~yi~~”。结果孩子11个月就满大街喊“阿姨”,摆手打招呼了。
要知道在语言发育爆发期,小朋友的学习能力是很强的,他们乐于学,学会了会很有成就感,受到夸奖很开心,家长这个时候一定不要吝惜时间,看到孩子感兴趣的东西、人物,要趁机告诉他们相关的名字,孩子很快就能学会啦!
音乐教育,加强听力
我们发现,能将一门外语说的流利、发音标准的人,听力都很好,能辨析语言中的发音区别和技巧;相反,外语发音总有问题的人,往往是听不出这些区别的。也就是说,听音能力在语言发育的过程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所以我建议家长们可以给宝宝创造有音乐的环境。白天孩子在玩耍的时候放一些有节奏感的、好听的音乐,不仅可以开发宝宝的情商,还能提高语言能力哦!
多语言环境下成长的宝宝
在这里特别讲一下多语种问题。
我家宝宝在13个月的时候开口说几个简单的英文词汇了,有趣的是,不是我开始教的,是奶奶哦!最先学会的是baby,会指着奶粉盒子上的小婴儿叫个不停,蛮惊喜。之后我偶尔会找机会教一下,例如亲亲的时候说“kiss”之类的。虽然不知道以后能记得多少,但看到孩子学会这些新单词还蛮有意思的。
现在许多家长都希望能给孩子创造双语环境,从小学会说英文。我自己是一个四语妈妈,还没有生宝宝的时候就很关注多语种教育的问题。在这点上,国内的帖子众说纷坛,每家的实验方法都不一样。我根据自己对语言的认知和周围西方朋友的情况简单说几句,以后有机会再专门撰文吧。
有人说,多语言环境下成长的孩子说话晚、说话慢,影响智力发育,不如让孩子打好中文基础,以防混乱。
首先解释一下,为什么多语言环境下成长的孩子看起来说话晚、说话慢。
一方面,中文和西语不一样。中文是一种容易说但不容易写的文字;西语,例如英语,是容易写,但不容易说。想想孩子从dada、mama的单音节开始,要说出如同regulation这样的单词或是i love you、i want to eat 这样的句子当然要很久的过程。
另一方面,在多语言环境下学习说话的孩子,确实需要一个认知和辨识的过程,他们需要观察和消化更多的词汇,并通过辨认物体让这些词汇在大脑中产生关联,也会比单一语言需要更久的时间。
不过,一旦度过了这个时期,家长就会发现,在多语言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即使开口晚,但一开口就可以同时说几种语言。幼儿的大脑就是具备这种功能,可以自行处理和适应不同的语言体系,也会挑选出作为主要母语的那一门语言,而不会让孩子混乱。
在国外,多文化背景的家庭环境乃至城市、国家环境都很常见,孩子从小会三四种语言很正常,且都可以流利掌握,并不会出现问题。而且正如上面说过的,多语言环境会让孩子的大脑自行接受和关联这些信息,所以对大脑的开发也是有益处的。因此,如果家长有兴趣尝试,是可以有意识地给孩子创造这种环境的。
另外,家长们不用太介意自己的发音问题,或者连贯句问题。哪怕英语只有基础程度,你可以就从自己知道的简单单词开始教起,已经够宝宝学很久了。未来你可以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不是更有乐趣嘛!
作者:花时间。国际新闻硕士,四语妈妈,童书译作者,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美国pet父母效能训练讲师,美国加州pau心理学研究生。创立公众号慢成长,分享具有国际视野的早教发育、儿童心理、亲子教育知识。
微信公众号:manchengzhang123
个人微信号:花时间:babyhours001
吉吉:mancz001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