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印度国运的最大障碍_英语_文化_精英(印度国家的语言)

▲一个路标那么多种语言,难免会迷糊

▲印度语言从大的层面的分类

有很明显的南北差异和东西差异

精确点讲,按照2001年人口普查结果,在印度作为母语使用的语言数量有1635种,单是使用人口在百万以上的语言就有29种。

在众多本土语言中,以印地语为母语的人约占印度总人口的40%,这些人集中分布在北印度,而以其他语言为母语的人口均不足10%。不过在南印度,英语和南印本土语言更加通行。

▲印地语的基本盘,很明显就是恒河流域的中上游部分

实际上,在许多高端或者专业化程度高的场合,印度人还是会选择讲通行程度最高的英语。印度的教育体系中非常注重英语教育。尽管印度人的英语口语总给我们留下“咖喱味”的印象,但不可否认,印度人总体英语水平,尤其是口语水平是比较高的。

▲学语言就是要speak more,就是要敢说

听不听得懂另论,但是印度人张嘴就能唠

(图:shutterstock)

▲总之就是:印地语+英语+一门本土语言

(图:gogetfunding.com)

▲互联网的普及,放大了这种语言优势

印度网友经常在各大平台用英语高强度撕逼

难怪有人调侃印度是“油管五常”之首,战力充沛

(图:shutterstock)

印度为何没有“普通话”?

通过以上叙述,我们能感受到印度语言状况极端复杂。那么印度为何不强制推广一门统一的语言呢?

▲达罗毗荼人曾是印度北方的原住民

在外来民族一遍遍的冲击下

达罗毗荼人及其语言逐渐退守南部德干高原

这些语言不属于方言,在语法、词汇、文字方面截然不同。而且哪怕是使用人口最多的印地语,也不过是四成人的母语。

就是说,强制推广任何一门本土语言,都会让大部分印度人被迫接受一门外语。对于广大受教育程度低下甚至是文盲的下层群众来讲,生活和办事都将变得愈加艰难。

▲比起多学一门外语,更重要的是普及基础教育

(图:shutterstock)

不仅如此,语言的背后还蕴含着错综复杂的族群利益关系,导致情况又棘手得多。以泰米尔纳德邦为代表的地区,受到地方政治势力的挑动,曾爆发声势浩大的反印地语运动,使得政府推广印地语的多次尝试都失败了。

同时,印度还出现了 “语言邦运动”,并成功迫使政府按语言重新分邦。到今天,反印地语势力仍然强大。

▲反印地语人士抗议(图:ians)

▲印度各地说英语的人群比例

这个分布很有特点,但各地的原因又各不相同

▲语言是交流工具,更是记忆和文化的载体

这一点,印度人很早就已经意识到了

▲语言不一,则人心不齐,彼此难以产生认同

这是印度构建民族国家过程中所遭遇的瓶颈

印度宪法规定,印地语和英语是印度的两种官方语言。基于全国复杂的语言现状,也为了保护印度各语言族群政治、文化等权利,印度政府给予了各个邦自行设置邦级官方语的权利。

所以,绝大多数印度邦级行政区设置了两种或两种以上邦级官方语。比如北方邦有印地语、乌尔都语两种邦级官方语,泰米尔纳德邦有泰米尔语和英语两种邦级官方语。

▲北方邦与泰米尔纳德邦所在

▲泰米尔语历史悠久,属于达罗毗荼语系

通行于印度南部地区和斯里兰卡东北部

(泰米尔小学生,图:shutterstock)

这样一来,中央级与邦级官方语加起来就有二十多种,当发布一些重要文件时,就会出现文件有二十多种语言版本的情况。

在印度各地,还会为少数语族群设置专门的公文翻译机构。这不仅会造成行政资源浪费,还大大增加了政府的治理成本,降低了治理效率。

▲别说公文往来,连到一个报亭都是多语种

看了印度,才会深刻理解“书同文”的必要性

(图:shutterstock)

▲印度人对英语的热衷,是有其现实考量的

学好英语,就意味着好工作和更好的人生

既然人人都想成为精英,于是人人都模仿精英,英语便成为人们仰望的对象,成为高素质教育的标志,成为“高端”“精英”的代名词。而那些本该让印度人引以为豪的本土语言,就会更多地与“日常”“平民”挂钩。

当年英国人为了巩固其殖民统治而推广英语教育,如今印度精英们却以流利的英语为荣。英语是与世界沟通的钥匙,但全盘接受英语熏陶成长起来的印度精英们思想上不可避免地会大量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日益与大众分离,其观念中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还能保留多少,就很难说了。

▲虽然坐车的和拉车的都是印度人

但他们真的生活在同一个世界吗?

(图:shutterstock)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关于作者: ybomx

热门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