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外新闻 外教社《中国外语教材史》问世,填补教材百年发展空白

8月18日上午,《中国外语教材史》新书发布会在上海书展举行。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校长查明建教授、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王守仁、上海外国语大学陈坚林教授以及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社长孙玉编审出席了本次发布会。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五年磨一剑,出版了《中国外语教材史》(上、下卷)。本书为“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获2022年国家出版基金资助,同时也是全国高校出版社主题出版项目、国家语委“十三五”科研规划重点项目。

该书全面考察自京师同文馆成立160余年来我国外语教材的发展脉络。整部图书分为上、下两卷:上卷聚焦英语教材发展历史,下卷关注日、阿、俄、法、德、西等六个通用语种的教材发展历史,追索百余年来外语教学思想和实践与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发展的对接,并附有各语种教材信息的详细附录,供研究者参考。

全书在整理并研究中国外语教材百余年发展历史的同时,分析并比较不同历史时期各种外语教材的理论框架和实践基础,探究影响外语教材发展的各种因素,形成整理教材发展历程和研究当前教材建设实践的良好互动,积极推动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材建设工作,使之服务于“构建外语教育话语体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历史进程。

查明建教授在新书发布会上说到,《中国外语教材史》是国内首部全面研究外语教材史的著作,填补了我国外语教材百年发展研究的空白,也是上海外国语大学在外语教材研究方面的重要成果。这套书整理、描述和研究中国百年外语教材的发展历史,分析影响外语教材发展的各种因素,包括外语教育思想与政策的演变、外语教学方法与流派的形成以及国际形势的变幻与国内社会的变革在教材开发与编写过程中留下的印记。上海外国语大学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教材建设和研究的工作,努力构建教材建设的专业知识体系,提升教材建设科学化、专业化水平。2019年学校设立了外语教材研究院。今年7月,教育部认定14个第二批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外国语大学申报的“大中小学外语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也位列其中。

王守仁教授对《中国外语教材史》成功问世表示热烈的祝贺。他认为,该书融学术性、思想性、资料性于一体,体现了编写团队潜心治学,甘坐冷板凳的精神,是大家学习的榜样。这本书可以称为“中国外语教材的百科全书”。王教授指出,教师、教材、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三个基本要素。教材是连接教师和学生的纽带,是师生相互作用的中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的教材研究还相对落后,因此该书是填补空白之作,具有基础性和奠基性的价值。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要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表明了教材建设国家事权的重要属性。外语教材建设任重道远。这本书的问世有助于我们以史为鉴,总结过去成功的经验,弘扬优良传统,打造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精品教材,开创中国外语教材建设的美好篇章。

《中国外语教材史》主编陈坚林教授代表作者团队与大家分享了创作过程。因为外语教材的历史与中国的整个历史息息相关,可以说教材的种类非常繁多,因此编写不易。2021年7月1日,稿件全部完成,为党的百岁华诞献上一份厚礼。之后的两年,外教社的学术部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与编写者团队不断沟通不断改编,使内容更加丰满,更加经得起推敲。王教授通过几个小示例与大家分享了编写过程之艰辛,令人动容。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社长孙玉编审是本书的策划编辑。他认为,如今党中央非常重视教材工作,也成立了国家教材委,而要把教材工作做好首先应做好两件事:一是看看古人如何做,二是看看其他国家如何做。今天推出的《中国外语教材史》即体现第一方面,针对第二方面,外教社目前正在研发国外教材研究经典专著的汉译。孙社长认为,《中国外语教材史》的成功出版是编写者团队与编辑们精诚合作的经典案例,也是一个筚路蓝缕、久久为功的项目。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学术部主任孙静主持了本次发布活动。

本次活动受到了广泛关注,新华网、《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澎湃等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

关于作者: ybomx

热门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