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分钟读完《人人都能用英语》(上)(读人这本书)

作者:李笑来

全书阅读时间:4小时30分钟

笔记整理:2小时

开场白

习得第二语言,是非常现实的目标。衡量一个目标是否现实,有一个特别简单而又朴实的判断标准——“有没有人成功过?”“是不是有很多人成功?”如果答案都是肯定的,那么这就是个现实可行的目标。习得第二语言就是这样一个现实而又可行的目标。

习得第二语言本质上来看,相对于其他任何领域都更多依赖积累,更少依赖天分的学科。外语是越学越简单的东西,语法知识总有一天可以学完,单词总有一天不用再背,而不停地读书,实际上已经不是在学习英语了,而是在享用工具。

所以,只有改变观念才有机会摆脱尴尬。想要习得第二语言,比如英语,那么就必须从根上解决这个问题:你必须真诚地相信这是可以做好的;而理由只有一个:你是正常人。

语音

首先,所谓“标准发音”可能并不存在。每个人的声线、音色都各不相同,怎么可能“一致地标准”?尤其又是在使用外语的情况下。其次,又因为英语本身是世界上“口音”最多的语言,如果发音不“标准”就不可以说英语的话,那爱尔兰人、加拿大人、印度人都不要讲英语了。

不是说发音并不重要,而是在说它只不过是良好表达的众多因素之一。某种意义上,那些发音并不好(更谈不上标准)但是却可以自如表达的人更值得羡慕,因为他们早已经上路,而非像大多数人那样“永远”徘徊在起点。

而重塑自己的发音,应该从“改建”或者“重建”自己的语音过滤器开始。我们必须重新习得对目标语言(比如,英语)所使用的语音的识别能力。因为我们很难说清自己分辨不清楚的语音。最有效的方法是零成本的——大幅度提高听觉输入量。

我们在习得母语的过程中,听觉几乎是全天接受母语语音刺激的,可是学外语的过程中相对来看却少得可怜。据我观察,大多数大学生,尽管声称自己已经学了十多年的英语,可实际上每天英语听觉输入的时间最长不会超过两个小时,并且,从未持续输入很多天。为了达到最好的效果,必须保证大量输入,并且正如之前所提到的那样,起码要持续如此六个月才行。

很多人也许没有想到的是“是否听懂”在这里并不重要。大幅度提高听觉输入量的目的在于重建语音识别能力,重点并不在于文字理解能力。“循序渐进“在“重建语音过滤器”时不是一个好策略,应该从一开始就听正常语速的材料。

还有一个看似不合常理的建议是“不要只听标准录音”。每个人的音质、音色、音调都可能是有他自己的独特之处。所以,大脑必须要有这样的过滤器,能够将输入的同一语音的不同变体归为一类——只有这样才能不出差错地处理语音输入。所以,在大幅度提高自己的英语听觉输入量之时,要涉猎不同的音质、不同的音色、不同的音调,甚至不同的口音才对。

推荐的是cnn 的广播,里面有各种各样腔调的英语,真的可以大开“耳”界。

http://edition.cnn.com/audio/

大幅度提高听觉输入量是为了迅速重建自己的语音过滤器。在此之后,想要获得进步,“听得懂”就非常重要了。因为只有听得懂才可以注意力集中,而注意力集中是一切学习的根本前提。

有一个小技巧,听英语音频的时候只用一只耳朵戴耳机。因为自然语音输入和耳机输入是不一样的。在自然环境中,我们听到的语言语音总是伴随着各种各样的背景声音。戴着耳机的时候却基本上就只有“纯粹的语音”了,这对我们重建自己的语音过滤器来说并不是好事。只用一只耳朵戴耳机的另外一个好处是可以经常换着耳朵听,不至于损伤耳朵。

如之前所提到的一样,至少要坚持六个月,我个人建议每天的输入时间不要低于四个小时——只要开始做,就会发现其实并不难,因为“哪怕听不懂都无所谓”。听得多了,听得久了,早晚有一天想听不懂都不太容易。当然,即便是最初的时候,为了效果更佳,可以有意识地渐渐提高文本难度。

要宽于律己

“严于律己”是好习惯。但是,在尝试着重塑自己的语音之时,则大可“宽于律己”。暂时不必过分追求“标准”——事实上,追求也没用,因为无论是谁也做不到短时间之内就达到所谓“标准”。

很多语音教程把各个发音的过程讲解的太细、太繁琐,乃至于过分复杂难以学会。事实上,先做到个大概就可以了。这并不是说,那些发音的原理是不应该学的,恰恰相反,要学,还应该好好学;只不过,事实是就算暂时不学也不是完全不行——只要多听多说,慢慢就会越来越接近标准。所谓的“多”,肯定不是一两个小时,一两天,而是至少每天不间歇的一两年。

放慢你的语速

中国人讲英语还是会不由自主地更快。其原因在于中文的每个字都是一个声母加上一个韵母构成的,而中文的韵母是不分长短的。英文则不同,元音不仅有长短之分,还单双不同,另外还有一个“短”元音比别的短元音稍微长一点、比长元音稍微短一点。

大多中国学生都把important读成/?mp?t??nt/,而非/?mp??t??nt/,再比如,/a?/这个双元音,中国学生也基本上都读成中文的“爱”字。

由于每个长元音都被读成短元音,所以,中国学生在讲英文的时候动不动就在某些地方比老外快了“半拍”,一句话说下来,不知不觉就比老外快了好几拍 所以,刚开始练习跟读的时候,要跟自己较较劲,一方面要克服自己想“快”一点的欲望,另外一方面还要刻意防止自己一不留神地快起来——元音该长的就要长,而双元音要尽量饱满。

比连读更重要的是停顿

英文与中文不一样的另外一个地方就是中文的基本单位是“字”,一个声母加上一个韵母,即,每个字都有且只有一个音节;英文的基本单位是“词”,可能是一个音节,也可能是多个音节。与中文的“词”对应的是英文的“词组”。

有个特别重要的细节需要注意,就是在重音音节之前要有一个停顿——可能是很短促的,也可以是很夸张的。而这个停顿的存在,将使其后重音清楚地读出成为可能。

比如“especially”这个单词,我们在练习的时候不妨夸张一点。从有重音音节的位置开始把这个单词分成两部分:“es”|“pecially”。在读出“es”之后把嘴闭上(准备发“pe”这个音节)等上足足一秒钟,然后再用力发出刚刚准备好的“pe”以及紧跟着的“cially”。是不是感觉“pe”这个音节更清楚了呢?

在读一个单词的时候内部都可能出现停顿,那更不消说读整个句子的时候了。一旦机理搞明白,并且通过反复练习不断进步之后,我们就会觉得语流之间的停顿越来越清楚。要知道,分不清楚停顿,就无法掌握节奏,而如果掌握不了节奏,一切都很难办。所以,最先需要养成的习惯是该停顿的地方就要停顿。

很多的时候,其实并不是“不准”,而是干脆错了!

很多的时候(也应该是更多的时候),我们所谓的“发音不好”,并非我们哪些英语音素发音不准确、不标准,而是干脆把单词整个都念错了。

一般来说,国内的大学生大多可能会读错以下五个单词中的至少三个:“cellist”、 “facade”、“heir”、“niche”、“specific”。我自己当初就全部读错。

所以,1)一定要恶补音标;2)查单词一定要读音标,并且在自己的文本上做出相应的记号;3)不要想当然地读单词。最后一条格外重要。

最好每学一个单词都要查词典。这是个学习工具丰富而又先进的时代,几乎每个辞典都有电子版。每学一个单词,都要多花一点点时间精力把这个单词的衍生词都读一遍——当然是根据音标,或者词典里的真人发音。

一定要学会音标

某种意义上,音标学习确实是一个难关。但是,一旦把机理弄清楚,就可以想出正确的方式去“轻松掌握”音标。首先,不要急于求成;其次,要通过大量反复运用去掌握音标;再次,运用大量的朗读训练使自己不知不觉地跨过语音养成的最初障碍。我个人认为,只有当一个人的语音达到正常水准(或者接近正常)之后,才算是具备轻松掌握音标的基础能力。而一旦习得音标的基础之后,就要时时应用,直到像了解汉语拼音一样了解英语音标。

以下是一个总结性的音标学习策略:

1. 首先确定自己有足够的朗读经验。比如,每日晨读一小时(听录音读课本就好)坚持了至少三个月以上。在这样的过程中,大多数语言都已经把握得足够好(要很久以后才能做到接近“标准”),于是,学习音标就有了保障。

2. 只完整学习一个体系。如果还在初中,那么可以选择 d.j.音标,或者是k.k 音标——即,你的课本所使用的那种。如果已经是学英语多年了的人,那么就要选用自己正在使用、最常使用的词典的音标体系。

3. 最好使用计算机上的有声版词典,这样就可以把所有例词都查出来,并录制成 mp3。反复跟读。

4. 对照着音标表,抄写每一个例词的音标,反复若干遍(最好 7遍以上)。

5. 抄下例词表,而后默写相应音标,而后检查(至少两遍)。

6. 以后每查一个单词,都要把音标标记在原文边上。

有必要花时间学习英文的拼读规则。忽略拼读规则是绝大多数英语学习失败的人犯下的错误。

实际上,很多的人只不过是因为嫌麻烦才不去抄写音标的。事实上,只要方法上稍加改造,就没那么麻烦了。比如,查“resumé”之后,最重要的可能是在最后一个“e”字母上面标记带有重音符号的/’ei/就行。而那些完全符合拼读规则的单词(其实 96%以上的英文单词基本上符合拼读规则)就基本上无需标注音标了。

通常情况下,无论如何我都会在读音节单词上标注重音,而后把那些原本有多种发音可能的元音组合在当前这个单词中的读音标记出来,而少数情况下,有些特殊的辅音才需要标记,因为辅音大多跟字母读音一样。

关于口音和外教

首先,只要你不是从小就开始说英语的,那么十有八九最终你能说得不是标准美音,也不是标准英音,而是国际英音(international accent)。其次,究竟会有谁那么在乎你的口音呢?再说,沟通是否良好,语音的作用只占其中的很小一部分;而语音作用之中,口音作用所占的比例又是很小很小的一部分。于是,最终,仅仅口音本身几乎并不影响良好的沟通——尽管谁也不否认口音越地道越好,起码自我感觉更加良好。

良好的沟通需要思考能力——你最好有能力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组织能力——先说什么后说什么效果可能全然不同;观察能力——基本的情商总应该有吧?要看什么人说什么话,或者起码需要调整说话方式;文字理解能力——不仅要听得清还要听得懂人家说的话究竟是什么意思,有没有什么言外之意;最好还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就算你语音地道又怎么样?若是你缺乏基本常识,谁愿意跟你只是打打招呼聊聊天气,而后就不知所云?

英语只是表达媒介,很多人之所以练就一身“哑巴英语”,其实并不是缺乏英语训练(或者什么口语训练),而是缺乏刚刚提到的各种能力或者起码其中的一些能力。可怕的并不是“ 不会说”,而是“ 没什么可说”。不会说其实很好解决,查词典就完事儿了;说得不好没关系,人家听得懂就好(语法错误不可能一下子就消灭掉,大多数错误总是有机会慢慢纠正的)。

我一直觉得不一定非要有个老外陪练才行。道理特别简单,外教也只能教最基本的。至于那些更为重要的、并且还要与语言文字综合运用的各项能力,他们也一样无能为力。外教只不过是外语的母语使用者而已,在他们那个群体里也有半数以上的人思考能力差、观察能力弱、组织能力困乏、文字理解能力欠佳、知识储备严重不足。

跟读训练具体步骤

拿来跟读材料之后,第一步是精读文本。不认识的词全部都要查过,然后确定该单词在当前句子中的确切含义,而后抄写在文本边上。如果每个单词全都查过,却依然搞不懂句意,那么往往应该是有词组存在,再逐一查过。

查每一个生词的时候,都要记录重音和元音长度(必要时把整个音标写下来,也可以使用简化标记法)。我的做法是在重音音节前面添加重音标记,而在构成长元音及双元音的字母之上划上一条横线——没有画横线的就是短元音了。

第二步是反复听录音,做自然语流修正标记。刚刚查词典的时候,查出来的是单个单词的读音;它们在自然语流中的读音会发生这样那样的变化,根据之前讲过的机理,很容易识

别这些变化。把强读的单词圈出来;在音调被提高的音节上划上标记(我一般用一个小三角);有些音节带着明显不一样的声调,用“1”、“2”、“4”标记出来;在停顿之处划上一条竖线;再留意一下哪里有失爆、哪里有浊化、哪里有连读,标记的时候,需要跟着模仿一下,有的时候,必须通过模仿才能发现刚刚其实听错了。

第三步,反复跟读。刚开始可以录音放一句,自己跟几遍,细心纠正自己的前提是大声朗读。熟悉了之后再录音放一句就跟一句,再熟悉一点之后就“慢一拍跟读”。听到录音说了一个词之后我们再开始,嘴里重复的是录音里刚刚说完的那个词,而耳朵里同时听到的是自己的声音和录音里所说的下一个词,然后循环往复,在录音说完一句话的时候,我们再说一个词也就正好结束。这种训练可以很微妙地提高我们的英语瞬间记忆力。再熟悉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可以“同步”朗读了。

第四步是录音矫正。每隔一段时间,可以把自己的朗读声音录下来存好,过上一个星期之后再翻出来听。如果录下来之后马上就去听,基本上没有什么矫正余地——因为录音之后和录音之前的你还没有任何变化呢。但是,你一直在练,一个星期之后,你的进步就算不是巨大也是足够,于是你可能就会很容易地听出若干出过去出错的地方。

最后一步是背诵。一篇文章跟读多少遍才行?我的回答是至少60遍。一篇托福听力录音大约90秒左右,中等熟练程度的话,大约三五分钟连跟读带反复模仿地完成一遍。平均算作5分钟一遍的话,60遍就是5个小时。每天1个小时,周一到周五就可以完事。

浪费生命的重要原因——要求过低

大多数人学英语最终失败的原因之中最严重却又最隐蔽的可能是这个:大多数人对短期收益要求太高 ,对长期收益要求太低。

英语学习这件事上,速成是不可能的。然而速成是大多数人的目标——当然,大多数人并没有清楚地意识到这是他们的“短期”目标,但是由于一个“速” 字,已经使他们的目标自动成为“短期目标”——对短期收益要求高到不可能得到的地步。总体上来看,大多数人在承认耐心是成功的必要素质的同时却暗暗希望自己是个例外——别人不行他们却能够速成。

从另外一个角度,好像又没有人认为自己可以通过长期积累把英语使用得像自己的母语一样熟练——好像那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其实,只要时机恰当,方法正确,积累到一定程度,同时熟练使用若干种语言都是有可能的。

朗读

朗读是语文教育的最古老、最普及、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的训练方式。

朗读有助于提高文字理解能力

朗读是提高“理解能力”的最基本方法,因为当一个人可以流利地朗读一个句子的时候,即意味着说他正在完成对这个句子的“拆解”与“重组”的过程。

如果你要流畅地朗读一个由二十个单词构成的句子,首先,每看到一个单词,你都要有能力识别。其次,大多数单词有很多个意思,至于它究竟在当前这句话里是哪一个意思,要根据与它相邻的单词究竟是什么意思来决定。再次,有些单词组合在一起之后表达的意思几乎完全不是字面的含义,比如“strike home”、 “paint the town red”等等。

朗读”甚至是一种能力,也就当然需要通过锻炼才能掌握。即便是专业播音员,朗读任何材料之前也要首先花点时间熟悉一下内容,才能做到基本不出错地朗读出来。

朗读训练会潜移默化地提高阅读理解速度

既然朗读训练能够提高文字理解能力,所以,朗读是提高阅读理解速度的最有效训练手段——尽管从感觉上来看并不那么直观。

不必专门练习听力,朗读就够了

大量的朗读训练,可以使学生不必专门练习“听力”。其实道理很简单,只要说得出,就能听得懂——不管是哪一种语言。所以,只需要练说,而没必要专门练听。

关于“听写”训练为什么无效,其实只需要用两句话(尽管可能不雅)就可以解释清楚:1)听不懂写个屁嘛!2) 听得懂写个屁嘛!这么简单的事实,根本不用“争议”。

朗读训练可以提高语言文字记忆能力

因为我们不可能一辈子只反复朗读同一个句子,或者同一篇文章,也因此我们必将遇到各种各样的行文模式、韵律和组合。而一定量的重复必然产生深刻记忆,于是,在大量的朗读训练,会自然而然地调用我们各种可能用得到的记忆手段,比如模式的、声音的、文字的等等。

一个人的文字记忆能力,很大程度上依赖他的文字理解能力。朗读的过程中,除了文字理解能力会潜移默化地提高之外,文字记忆能力也会大幅度提高。“读书千遍其义自现”——理解了之后就很容易记忆。而大量朗读不同的文章,实际上会有很多类似的“模式”在反复重复,于是,我们也相当于在不停地往我们的记忆库里潜移默化地保存信息。

朗读训练能够提高表达能力

朗读训练会提高一个人的表达能力,无论是说还是写。大量的朗读会使你不知不觉记住大量的表达法。

朗读训练可以提高语言文字模式识别能力

母语使用者知道关于自己母语的很多自己并不知道自己知道的知识——往往被不知所以然的人称之为“母语直觉”。而这样的知识获得某种意义上只能靠“大量应用” 以及“日积月累”。而朗读对第二语言习得者来说,更可能只能在缺乏环境的情况下训练自己的语言模式识别能力。于是,朗读就几乎成了唯一可依赖的手段。反复朗读的过程中,很多“模式”就会不由自主地刻在脑子里,慢慢转化为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知道的知识——那种我们的英语老师常常闪烁其词的“语感”就自然而然地养成了。

词典

查词典与朗读一样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最直接有效的手段之一。

不查词典者死

英语老师与学生最大的不同可能只有一个,英语老师必须查词典(如果还有别的话,就是语法书之类的参考书),而学生却有除了查词典之外的另外一个选择 ——参加各种各样的课程。英语课上老师做什么呢?大抵上只不过是把昨天晚上他查过的单词、词组,以及他通过查词典(以及其它的工具书)再动脑才搞明白的句子给学生们讲一遍。而学生呢?做在下面听。学生们倒是听了,然而,本质上却没有参与阅读理解的过程。

词典不用一辈子每天都要查的——查着查着就不用再查了,因为绝大多数已经搞定了。小的时候大家都背着《新华字典》上过学吧?当然,再后来是《现代汉语大词典》——没有谁到了初中以后还得必须天天背着它们吧?英文词典也一样,早晚有一天把它扔到书架上。只不过是最近一段时间(两三年?)需要它随时在手边而已。

多一点点细心和耐心就能超凡脱俗

查词典并不难。但多一点点细心和耐心,却并不像想象得那么容易。我有一个经典的例句可以说明问题,

it was attempting to suggest that every disease and condition for which there had been no previous effective treatments might be responsive to vitamin therapies.

也许读者会去词典里查“responsive”、或“therapy”是什么意思,但

几乎就没有人去查“condition”。这是因为他们“认识”这个词,“condition:n. 条件、情况”。

然而这么理解不别扭么?查查词典就知道了,“condition”这个单词作为名词还有另外一个含义,字典里说的是“(口语)病”。再查查同义词词典就知道了,“disease”是用来表达“疾病”最常用的词;而“condition”之所以经常在口语里使用,是因为“condition”通常指那些平日里常得也因此常常被提及的并不太严重的疾病。

望文生义是最大的阅读理解障碍,望文生义的根源第一个是懒,第二个是自以为是,第三个是既懒又自以为是而产生、又恰恰因为既懒又自以为是而难以克服的自我局限。

搞定词组——金山词霸的可取之处

学习英语的时候,常遇到的苦恼之一是“每个单词都认识,但是拼起来就不明白”。可是“以为自己看懂了,而实际上并没有看懂 ”比这更可怕。比如“purple passage”这个词组,“purple”谁都认识,“passage”谁都认识,于是,如果没有一个像《金山词霸》这样“智能”的鼠标辞典(当然前提是在阅读的文本是电子文本而不是印刷版),绝大多数人可能就把自己糊弄过去了,而全然不知“purple passage”是一个词组,这个词组的意思是“词藻华丽的段落”,而不是“紫色的篇章”。

推荐词典

韦氏(webster)词典。merriam-webster 的3.0电子版。

柯林斯(collins)英语词典是英语学习者必备的一部词典。注意:我所推荐使用的是这部词典电子版的第三版,而非最新的第五版。

oxford collocation dictionary for students of english 是一本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词典。拥有这个词典的好处是,想表达什么,就去查。语言的所谓“地道”使用,更为关键的是在搭配上——发音、语法等等固然重要,但没有搭配重要。

词汇量不是问题,概念量才是瓶颈

总有一天,学生会发现“词汇量”实在是最为初级的东西。读文章读不懂的时候,其实更大的障碍是“概念量”。不知道什么叫做“double blind test”(“双盲测试”)的人,并不是因为 double、blind、test 这三个词不认识,而是因为不了解这概念究竟指的是什么——当然,一本书里介绍这个概念的章节可能要超过几千字,即,要读懂那几千字之后才能彻底明白 “double blind test”究竟是什么东西,为什么要依赖它,依赖它的时候又有什么样的限制,等等。

词汇量等同的人之间概念量却可能存在巨大的差异。不仅概念量有差异,每个人对每一个概念的理解程度也同样存在着各式各样的差异。人与人之间概念量差异大到一定程度之时,哪怕在使用同一种语言的情况下都全然无法沟通。

所以,我常常告诫学生应该经常查询百科,因为它是普通人用来构建概念体系的最基础工具。遇到任何不太了解的概念就到百科上查一查,而后做点笔记,是一生的好习惯。我推荐给学生使用的只有一个,就是wikipedia。

是否一定要用“英英词典”?

经常有人说,必须使用英英词典才能准确领会单词的含义。事实上,这种说法的根源只不过是看对了问题却搞错解决方法,就好像是给病人确诊了脑血栓后却给他做截肢手术一样荒唐。

确实,有些时候我们仅看中文解释无法确定那个单词的确切含义,比如说“different”、“diverse”、“divergent”、“distinct”、“various”都是“不同”的意思,可是什么时候该用哪个,区别究竟是什么,又应该怎么用呢?可是问题的解决方案并不是去查“英英词典”,而是去查“用法词典”、“同义词词典”和“搭配词典”——而这些词典通常都有英汉版或者英汉双解版。

另外,还要提醒学生不要过分迷信词典。任何语言的词典编纂,某种意义上来看都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因为很多词其实根本不可能用其它词去解释清楚。

to be continued(未完待续).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关于作者: ybomx

热门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