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批改上万份英文作文,这位沪上资深外教说,中国学生还不懂什么…

看点 沟通邮件、报告简述、毕业论文… …这些留学必经的挑战,在难倒诸多中国学生的同时,也展现了英语写作的重要性:没有强大的写作能力,留学海外寸步难行。怎样才能写好英文?对于外滩君的提问,曾在上海中学国际部任教10年的资深外教mark seeley表示:中国学生的根本问题,就是不知道什么是写作,只有掌握其中章法,才能成为合格的英语写作者。

支持外滩君,请进入公众号主页面“星标”我们,从此“不失联”。

文丨luna 编丨travis

英文写作是每个英语学习者都绕不开的话题,也是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的难题之一。尤其在大学阶段,阅读参考资料,完成学术研究,写论文几乎是避不开的。

用英文顺畅地表达观点,做到言之有物,是个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的问题,但也是英文写作的目标。

曾在上海中学国际部任教10年的资深外教 mark seeley认为,学生在学习英文写作中最大的困难还是没有正确的写作意识,还不知道什么叫作写作。

mark seeley

mark在中国已经有超过十年的英文教学经历,在上海中学国际部任教期间,他负责9-12年级的英语学科的部门管理和学术管理。他将十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教师培训整理成册,成为上中国际部的写作教材。

作为老师,他发言犀利,对很多写作问题的看法直击要害,绝不绕弯子。

在多年的教学当中,mark把学生们容易犯的错都记录下来,林林总总,竟达到了 75个之多,包括时态、语法、论证方方面面。但纵览这些问题,他认为 根本原因还是根基没打好。

虽然成为一个出色的作家很难,但是成为一个合格的英文写作者其实有“捷径”可走。mark曾不止一次表示:“只要学生按我的方法来,就肯定没问题。”

在mark的写作宝典中,有三点格外重要,也是中国学生在写作中容易踩坑的地方:

1. 不要把标化考试当作学习指南。

2. 遵守写作的规则。

3. 正确使用写作技巧。

标化考试不是学习的指南

雅思、托福、sat等耳熟能详的考试,都是想要留学的学生避不开的。不管学习什么样的课程,ib也好,ap也好,a level也好,也都需要参加考试来证明自己的学习能力。

虽然有越来越多的大学表示,会尝试通过考试以外的内容来评估学生的能力,但是作为硬实力的代表,这些考试仍然不得不考。其中的写作也顺理成章的成为考验学生英文写作能力的方式之一。

以sat考试来说,改革后的sat写作部分,要求学生阅读一段文章后,分析和总结作者的论证,也就是所谓的分析性写作。

这类考核方式,被认为和大学的学术论文很类似,也是学生提高学习能力的过程中必须学习的写作方式。

既然如此,那么这些考试对英文写作有指导意义吗?

对此,mark用一个玩笑回答:“雅思成绩只能反映你在雅思考试中的表现。”换言之, 这些考试和英语水平没什么关系,只是个筛选人的测试罢了,mark这样说道。

“从我一个母语者的感受来说,雅思考试非常难。我甚至觉得我妈妈都没法通过。”mark认为,这类考试都是以西方为中心的, 它们存在的目的就是为参加考试的学生设置障碍;尤其对于英语非母语的学生来说, 这类考试就是为了让他们处于劣势。

原因在于,中国学生超强的学习能力大家都有目共睹。

在bbc纪录片《中式学校》中,中国老师和英国老师的教学分别为同一个学校的不同班级上课,最后中国老师教过的班级在考试中取得了更好的成绩。

在mark眼中,这些考试其实都有很多缺陷,因为它们并不是完全为了考察学生的能力,“它们是一件文化艺术品,代表了竞争的概念”。而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考试也一直在改革:

比如因为中国学生愿意花时间花精力背单词,所以sat考试中摒弃了填空式考察单词意思的方式,而是通过近义词的方式来考察词汇。

还有增加中国学生不熟悉的美国历史与政府相关内容。

写作部分,也从要求考生提出自己的观点进行论证,改成了阅读长文章后,分析文章的论证。

“这就像考试的出题方在玩游戏,”mark说,“而我在中国的工作,就是让这里的学生做好准备,在公平竞争的环境中成长。既然出题方想玩会游戏,那么我们也能学习一些技巧。”

考试要考察美国历史,那么学生就去学习美国历史;既然考试改成了分析和论证,那么学生就学习分析性写作。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就是mark应对这些考试的方法。 mark说:“虽然我不会把考试结果看得很重要,但是学生想要留学,就必须参加考试。我拿硕士学位时也考了gre,因为这就是世界的规则。”

因此,这类考试虽然考察的英文写作能力确实是大学学习必备的,但是在内容和考题形式上具有明显的目的性。

那么,有没有方法可以让学生既能通过这些考试,又能真正提高自己在学术方面的学习能力?

在ib和ap课程教学领域深耕多年的mark自信地说:“按我说的做就行,我的方法对学生来说就是最好的方法。”

mark喜欢将自己教授写作的方法比作医生的处方, “我会给学生精确的指南,不需要他们猜应该怎么做,只需要跟着我的指导,就能掌握真正的写作方法。”

遵守写作规则

比有想法更重要

被称为美国通用核心州标准“框架师”的 david coleman曾说:“真实世界中其实没有人真的在意你的想法。”除了增加考试难度,这也是考试的写作部分从原来的开放式,改成了分析性的原因之一。

mark以自己的学生举例:“我有个8年级的孩子,在文章里写‘家庭是一个人荣耀的标签’。说真的,谁会在乎一个8年级孩子对家庭的看法呢,除非这是某个著名作家说过的。”

抛去应试的部分,这样的写作形式也更接近于学术学习的要求。

mark直言:“我觉得很多家长都希望孩子学习科学专业,比如物理、数学、steam,没人想让自己的孩子学人文专业。

在科学专业里,写作就是这样:就像做实验,首先,我观察到了一些东西,有了一个假设;然后,做实验来验证我的想法;还要从以前的研究中发掘能够支持自己假设的数据。”

就算是人文艺术领域,mark认为,其实也和科学研究有共通之处。

“我观察了一些东西,可能是一幅画,一部电影,或者一首歌,然后有个了想法,为了验证我的想法,就需要去做些实践,看看之前有没有人发表过类似的观点来支持我的想法。”

这也是为什么,mark多次强调,英文写作更需要的不是什么批判性思维能力,而是遵守规则,掌握写作的基本规范。

当谈及学生容易犯的问题时,mark随手就打出了一堆:时态不对,人称混乱,指代不清,单复数不匹配,缺乏逻辑……在多年的教学中,他已经看过了上万篇学生作文,甚至将学生们的错误整理进excel表格,数下来足有75个之多。

但是这些都还只是细枝末节,专注于这些,仍只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mark说,最根本的问题在于,学生们还不知道什么是写作。

就像英文语法一样,写作其实也有章可循。而掌握了写作套路,也就知道了什么是写作。

“成为一个合格的写作者要花多久?”mark说,“6节课。”

mark把文章分为几大部分: 引言、论文陈述、段落和中心句、总结、标题,他会详细指导学生如何完成每个部分。

比如每个段落就是一篇小论文,先用主题句亮明观点,再提出支持这个观点的论据,阐明它们之间的关系,最后用不同的措辞强调这个观点的正确性。

比如,文章的第一句话要包含作者的全名、文本的类型和完整标题、文章内容的简要总结。“谁,表达了什么观点,写清楚。”

mark甚至表示,“我教出来的学生,文章起首句,内容几乎是差不多的。”固定的句式,固定的内容。

“有的学生可以只上6节课就掌握,有的学生可能要上24节课。”mark说,“这取决于学生在写作上有多投入。”

mark说的投入,不单纯只学生投入的时间, 他更看重的是学生有没有真正明白老师的指导,能不能按照老师的修改意见认真修改文章,并且避免下次再犯。

mark提到教学过程中印象最深刻的经历,就是当学生一遍遍地犯同样的错误的时候,自己感觉到心有余而力不足。

“比如时态问题,我解释了很多次,尤其是分析性写作中,要使用一般现在时,但是总会有学生一遍遍地使用错误的时态。也许他们是受到中文的影响,但既然在写英文,那么就要要注意这个问题。”

还有些学生的语法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表达,mark直呼自己都看不懂他们想表达的意思。

接受老师的修改意见,某种程度上说,也就是遵守写作规则。不改掉自己的写作错误,谈何进步?

家长或许不想听别人谈论孩子的不足,但是mark说,作为老师,他几乎可以断言班里哪些孩子日后一定会学得很好。

“比如phoebe,她把文章改好后会再发给我看一次,这不是我要求的,是她自己做的额外的功课。她今后肯定会成功的。

“而robin,他会按照我的修改意见,把文章改好,不明白的地方一定会再来和我讨论,知道弄明白。他现在才8年级,但我已经可以预见,他以后可以上一个好大学。”

mark对学生文章的修改批注

简洁就是最好的写作风格

mark写作课上的规则很多,前面说的文章结构、写作规范,是基础中的基础,也只有解决了这两个问题以后,才有可能更深入地学习和运用更多的写作策略。

从大的方面来说, 简洁的行文风格是mark很推崇的写作风格,他希望学生能够用精准的用词,简要地表达观点,有理有据地分析。

总结成三个关键词,就是: 精确、简洁、有逻辑。

这个观点也不是mark的原创,著名记者、作家乔治·奥威尔就曾经在《政治与英语语言》(politics and the english language)中抨击道:“把原来简洁、清晰、有力的文字变得不知所云……最糟糕的是学术、政治、法律,还有很多商业上的用语。经常连他们本国人都不知道说的是什么。”

陈词滥调、随意使用宏大意向、啰嗦累赘等都是奥威尔在文章中批评的现象。而这类问题也出现在学生的写作练习中,为了解决这些问题,mark也在教学中找到了一些解决之道。

1. 用多样的词汇让表达更精准

陈词滥调是奥威尔在文中的批评对象之一,他认为使用那些已经随处可见的比喻是写作者在偷懒。而对于非母语者来说,避免用词过于普通和老套的难点在于,没有母语者那样敏锐的语感和词汇量。

为了帮助学生找到更适合的词来表达观点,mark在教学中采用头脑风暴的方式,让学生比较同义词、近义词,来体会单词之间的细微差别。

比如“可怕”这个意思,scary可能是最先被想到的。那除了scary呢?学生也许会说到frightening。很好,那有没有比frightening更好的词呢?

“不要在一句句子里重复使用一个词,要用不同的表述。”因此,mark还给学生列出了一个 “禁用词汇清单”,避免他们在写作中陈词滥调,他鼓励学生“在英文写作中, 使用更少见、更特别的词语”,让读者眼前一亮。

2. 注重逻辑

除了逼着学生使用多样的词汇,mark列出“禁用词汇清单”的另一个原因,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组织文章的逻辑。

所以,许多表示因果的词也被mark纳入了这个清单,比如hence、therefore、because等。“很多学生没有意识到前后的句子并没有形成逻辑关系,他们只是写上这些词,假装句子间有逻辑。”

除了这些连接词,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一些词语和短语上。

normal就是很突出的一个例子。总会有学生写,“正常人(a normal person)或者正常的一天(a normal day)怎样怎样”,但仔细想一下,其实并不存在a normal person和a normal day的概念。

还有很多学生喜欢写“众所周知(everyone knows that)”或者“我们都知道(we all knows that)”。“这真的很奇怪,”mark说道,“作者怎么能确定读者是怎么没想的,难道在读者面前放了摄像机吗?”

3. 精简用词

对一些中国学生来说,字数可能是很困扰的一个问题。为了凑字数,强行使用一些不必要的词,在mark看来反而是降低文章质量的做法。

the penguin handbook上这样写道:“一些常用短语常对文章产生破坏,它们完全可以被一两个词替代,而不影响句子的意思。”

比如,at this point in time可以写成now,at that point in time可以写成then,due to the fact就是because,for the purpose of就是for。

此外,mark还有一个简单的办法来判断用词是否冗余,除了这份“禁用词汇清单”,还有就是让学生在写作的时候擦掉这些词,再读一遍。

如果去掉的词不影响文章的意思,那么就是多余的;而真正有逻辑的时候,学生会发现没这些词不行,这种时候才能使用这些词汇。

多读多写

永远是写作的重要基石

而在这些写作技巧之外,mark也再次向外滩君强调了阅读的重要性。对于写作时的阅读而言,需要的是文本细读的能力,不仅要看到文本的字面意思,还要挖掘作者真正想表达的意义。

花可能不是花,椅子也可能不是椅子,它们可能是带有象征意义的隐喻,仔细地阅读,这就是文学。

除了文本细读,mark也鼓励学生日常多阅读,因为大量阅读能够让人不断冒出新想法。

“上学、放学的校车上,学生们会听音乐;在厕所里、在等地铁时刷手机。人生有很大一部分时间被用来等待,为什么不用这些时间来读书呢?不管你读什么,只要是一本书就好。”

和其他技能一样,在知晓了写作的章法之后,勤加练习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他曾任教的上海中学国际部,学生们每个月要完成两篇作文,而在mark现在的写作课上,频率达到了一周一篇,并且他会详细批改每一篇作文,让学生的练习达到最佳的效果。

mark对学生文章的修改意见

英文写作,一个英语学习中的难题,在mark的分解下成为了一个可以攻克的难题。他就像登山时的向导,为学生提供了一条条登山指南。

mark多次强调学习写作要遵守规则,但他也说,这些规则写出来,也总有一天会被打破。“但在此之前,你(学生)有更好的办法吗?如果没有,那就按我说的来,因为我的办法,现在就是最好的。”

关注外滩教育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关于作者: ybomx

热门文章

发表评论